“不带,吃习惯了,总让我带,麻烦。”
“你自己不吃了?”
“我吃啥都行,又不挑,再说了,院里有小灶,可以自己烧饭的。”
“你那手艺,一做出来,不得让人抢了?”
“所以,我都没做过,别让我带了。”
“好吧。”
就这样,石头回了府城。
次日,纪明堂就来了。
他坐在客厅里,看着秦月,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“南方发大水了,这次比较严重,皇上号令东周皇朝所有的豪门巨贵捐款,你看?”
“没钱。”
“上次不是卖药得了十万金吗?”
“那是我应得的,如今有了用处,你就不用惦记了。”
“干啥用了?”
“后山,年后开工,这不,又修了路,哪样不用银子?”
“后山要用十万金?”
“工程量很大,少说也得十万两银子往上,加上每年救济百姓,只一个小小作坊,能赚多少?”
“可拉倒吧,你的能力我还不知道?一丸药就要千金。”
“只卖你一人,又没卖别人,要不,我卖给别人,多赚些捐捐?”
“咱们威远县向上报了名,一百万两银子起步。”
“你家不是有钱嘛,自己全拿算了。”
“京城的纪家,已经捐了一千万两白银。”
秦月想了想说道:“银子没有,我可以捐粮食,你让人来拉吧。”
“捐多少?”
“一百万斤,可以吗?”
纪明堂咽咽口水:“一,一百万斤?你哪来这么多粮食?”
“变戏法变出来的。”
他扑哧一笑:“别哄弄我了。”
秦月心里话,真不哄弄你,真是变出来的。
“不要?”
“要,我亲自带人过来拉。”
“一车只能装五百斤,别把我刚修的路面压坏了。”
“那得多少趟?”
“不住气的拉呗,你还想一天拉完?”
纪明堂咧着嘴:“怎么听着象去茅厕?”
他掰着手指算着,五百斤一车,十车五千斤,一百辆车才五万斤,得两千辆车呀,我滴个娘呀。
他咬咬牙:“这粮食给了我,那就由我做主,不能让我把粮食都送去京城吧?”
“随便,反正要钱没有。”
纪明堂走了,没赖着吃饭,看来真是出大事了。
秦月清点了粮食,家中还有二十万斤的样子。
看了看空间,粮食倒是够,就是捐出去有些可惜,主要是太好了。
不过,地里还会产,捐就捐了吧。
次日,纪明堂带着车队来了,五十辆车,还是他派人费劲找来的。
粮食从秦家的仓库,缓缓不断的向车上搬着。
村里人围观,有胆大的问道:
“纪大人,这是在干啥?”
良民的话,他还是愿意回答的:
“南方受大灾了,秦娘子捐了粮食,你们要不要捐点?”
“可以啊,我们一家捐一百斤,行吗?”
“行,拿来吧。”
蚊子再小也是肉,百姓肯捐就是好的。
这个时候,他是不会客气的,村民也不小气,赶紧回家抬粮食,村里有三十户人家,一家一百斤,也有三千斤呢。
粮食装好一车,立即启动前往县城。
送到那儿再回来,一天三趟,整整拉了半个月。
纪明堂托着下巴,看着秦家的房子,一百万斤粮食,是怎么放下的?难道真的是她变出来的?
有待考查!
现在顾不上想这个,粮食运回去,一部分运往南方,交给镇灾大使,一部分换成银子,也得运到那边去。
里面有俩
全村都知道秦家做了大善事,一个个对秦月更加敬重。
杨树守着官道口,不想知道都不行。
他每天都在数着,整整两千辆马车,一辆五百斤,那得多少粮食。
这个败家娘们,全,全都给了外人,真是能祸祸呀!
心疼那些粮食,他算过,按一斤十文,十斤一百文,一百斤一两,一千斤十两,一万斤一百两,一百万斤就是一万两。
一万两啊,心疼的杨树睡不着觉,这一辈子到死也赚不到。
到现在,他还把秦月的钱当成他的,当成杨青云的。
真是,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。
他捂着胸口,把这事跟周氏和杨少华一说,两人全都捶着桌子。
“爹,这么多粮食干啥用了?”
“捐给南方灾区了,你说说她,一个妇道人家,有钱留着呗,全捐了。”
杨少华轻叹一声:“算了,您也别难受了,钱是她的,她愿意干啥就干啥